技术文章
新闻资讯
INFORMATION CENTER
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估案例分析
  • 375次
  • 2022-05-05

以某乙烯项目碳评为例,立项后碳排放评估机构根据项目特点,组建涵盖炼油、化工、电气、公用工程、经济等多种相关专业的评估团队,制定评估方案及进度计划。

 
碳排放产生的费用/效益情况:
考虑合理利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作为清缴配额,控制履约成本。逐年计算项目碳排放产生的费用或效益:

注:对于采用基准线法的项目,如装置足够先进,配额缺口有可能是负值,项目能够产升一定的碳排放效益。
 
 
评估案例-减少碳排放措施分析
1、工艺系统优化:
采用先进节能的工艺,积极开展能量系统优化工作,优化换热网络,在设计阶段加强工艺装置之间的热联合、热集成,促进工艺过程的能量系统优化,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。
2、重点设备能效提升:
推动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效提升及先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,如应用强化传热技术、低氮燃烧器技术等新技术,充分回收裂解炉烟气余热,提高裂解炉效率;合理利用透平、换热器等,回收装置余压、余热,加强能源合理梯级利用;选用高效节能设备,合理利用变频、永磁调速、无极调速等机电设备节能技术。
3、低温热/蒸汽合理利用
分析蒸汽系统中存在的利用不合理现象,进一步优化蒸汽梯级利用,降低碳排放;结合已有公用工程设施蒸汽等级特点,开展蒸汽系统协同优化设计,合理确定项目蒸汽等级,便于全厂蒸汽系统调节。
4、能源供应与管理智能化:
先进控制(APC)及实时优化(RTO)在改进控制品质、优化生产操作、提高装置的稳定性、处理量、产品质量和产品收率、降低能耗、实现装置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效果显著,建议在项目前期积极进行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方案的制定,装置投产后尽快实施。
依托能源管理中心和在线监测系统发展智慧用能新模式,提高项目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及数字化管理水平,促进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。改善供电、供气、供冷、供热等各种能源供应系统单独规划、单独设计和独立运行的既有模式所带来的弊端,促进化石能源生产清洁高效智能化。
5、优化装置用能结构:
合理考虑设备选型,在保障装置和设备运行稳定的前提下,多采用低排放能源驱动设备,如电力驱动和蒸汽驱动设备的合理选型;提高装置电气化水平,借助电网电力排放因子下降的大趋势实现减排。调整能源结构,积极采用低碳能源。
6、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技术应用潜力分析:
近期应用潜力:
项目部分装置可生产较高纯度的CO2,可利用性较强:如EO/EG装置设有CO2脱除单元,能够产生高纯度CO2 (98.03%wt),大部分(约8.3~16万吨/年)由二氧化碳放空罐送至装置内直燃炉燃烧并排放;造气装置设有低温甲醇洗单元,产生较高纯度CO2 (81.69 %mol)直接排入大气, CO2排放约2.15万吨/年。以上排放可结合项目进展,择机进行CO2的捕集利用,如干冰、工业气等,供给项目附近的CO2气体用户。
远期应用前景:
项目地某油气田地质条件良好,估算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容量达3千万吨以上,可以为项目捕集CO2后封存的选择之一。
 
评估案例-结论及建议
结论:
1)排放量及排放强度:
项目稳定生产情况下年均排放量XX tCO2,按照省碳市场核算方法新增排放量XX tCO2 。碳排放强度XX tCO2/t,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2)计算期内各年度碳排放配额盈亏情况 :见下表。
3)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度的碳排放费用、总排放费用:见下表。